好書推介:善用公共財富 提升資產回報
發布時間: 2015/05/31 15:54
最後更新: 2015/05/31 15:54
歐美債務問題成為近10年間的經濟絆腳石,《The Public Wealth of Nations - How Management of Public Assets Can Boost or Bust Economic Growth》一書建議,多國可仿效新加坡等國成立國家財富基金,掌管國家資產以大大提升回報,此舉亦有助為基建項目融資,可謂一舉兩得。
書本指出,全球大部分國家的公共商業資產,即國有企業、房地產、天然資源等等,其實價值遠多於公共債務,因此,只要善用公共財富,便能在減債之餘,亦能融資基建。
目前全球的公共商業資產,僅有小部分由獨立而透明的「國家財富基金」(National Wealth Fund)管理,而因為管理不善,造成很大浪費。據作者計算,若全球能改善公共資產的管理,每年可提升回報3.5個百分點,即多賺2.7萬億美元(約21萬億港元),足以應付全球每年的基建投資開支。
新加坡奧地利 兩例子值參考
此書援引了不少成功例子,包括新加坡1974年成立的淡馬錫基金(Temasek),每年平均回報便高達17%。另一成功例子,是奧地利1946年成立的Osterreichische Industrie holding,負責管理國家企業,這基金70年代成為獨立的控股公司後,因不受政府干預,之後的表現已勝過當地股市指數,可每年向政府派發可觀股息。
環顧全球,在近十年間已有很多國家相繼仿效此運作模式,包括芬蘭2008年成立主權投資基金Solidium,以及越南2005年成立的SCIC控股公司,此家公司管理多達400家國營企業,惟現在的業績還不及私人企業,還需假以時日,才能看到成績。
基金未成 應公開資產帳目
作者認為,即使政府短期內未能成立財富基金,也應如上市公司般,公開公共資產的帳目。新加坡、奧地利、芬蘭、瑞典等國便會以年度方式,詳列國營企業的價值、收益率及表現,讓國民可監察這些國家資產是否經營有道。
不過,這些只屬少數例子,大部分國家仍不願公開國家資產詳情,導致不少國家出現貪贓枉法的現象。以希臘為例,國家資產的帳目更是一團糟,土地註冊制度亦欠佳,故此,易誘使官員與企業之間的私相授受。